【外科学总论笔记】------烧伤


烧伤

概论

定义

  • 通常指由热力、电流、化学物质、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。

发展史

  • (一)1958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——起步与经验积累阶段
  • (二)1970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——普及提高阶段
  • (三)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——发展成熟阶段

病理生理

  • 四期

    • 体液渗出期(休克期)

      • 体液渗出的速度,一般以伤后6-12小时内最快,持续24 ~36小时,严重烧伤可延至48小时以上

      • 表现

        • 1.较小面积的浅度烧伤,体液渗出主要表现为局部组织水肿
        • 2.较大面积深度烧伤, 体液丧失迅速且明显, 循环血量明显下降,导致血流动力与流变学改变,易发生休克。此期又称为休克期
      • 体液复苏是早期处理最重要的措施

    • 急性感染期

      • 两高峰:3-7天,水肿回收期;伤后2-3周,创面坏死组织广泛溶解
      • 感染来源:创面、肠道、呼吸道、医源性因素等
      • 易感因素:机械屏障、生物屏障、免疫屏障受损
      • 防治感染是治疗的关键
    • 创面修复期

      • 贯穿烧伤治疗全过程感染来源:创面、肠道、呼吸道、医源性因素等
      • 浅Ⅱ度和部分深Ⅱ度烧伤,可自愈
      • Ⅲ度和发生严重感染的深Ⅱ度烧伤,需植皮
      • 治疗的关键:增强机体抵抗力,积极修复创面,防治感染
    • 康复期

      • 时间长短不一
      • 深度创面愈合后形成的瘢痕, 需要康复锻炼等
      • “残余创面”继续修复治疗
      • 汗腺被毁的造成机体散热调节体温能力下降
      • 器官功能损害和心理异常

诊断

面积估计

  • 中国九分法

    • 将全身体表面积划分为若干9%的等份

    • 九九歌诀

      • 三三三五六七
      • 十三,十三,二十一
      • 双臀占五会阴一
      • 小腿十三双足七
      • 女性足减臀加一
  • 手掌法

    • 无论成人或儿童,将五指并拢,其一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%。若医务人员与病人的手大小相近,可用医务人员的手掌来估计
    • Ⅰ度烧伤一般不纳入烧伤面积计算
      计算面积取整数
      估计面积时女性和儿童有所区别

深度估计

  • 皮肤

    • 皮肤是人体最大、最重要的器官之一
    • 占体重的4%-6%
    • 重要的天然屏障,维持内环境平衡及防止细菌侵入等多种功能
  • 三度四分法

    • 浅度

      • Ⅰ度
      • 浅Ⅱ度
    • 深度

      • 深Ⅱ度
      • Ⅲ度
    • Ⅰ红, Ⅱ泡,Ⅲ焦痂

  • 分度

    • Ⅰ度烧伤

      • 又称红斑性烧伤。为表皮角质层、透明层、颗粒层的损伤,局部红肿。生发层健在,增殖再生能力强。常于短期内(3~7天)脱屑痊愈,不遗留瘢痕。可有色素沉着,绝大多数可在短期内恢复至正常肤色。
    • Ⅱ度烧伤

      • 又称水疱性烧伤。根据伤及皮肤的深浅分为:

        • (1)浅Ⅱ度烧伤

          • 及真皮浅层,部分生发层健在。局部红肿,有大小不一的水疱(大),去除水疱腐皮后,可见创面潮红、脉络状或颗粒状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网。创面质地较软,温度较高,疼痛剧烈,痛觉敏感。若无感染等并发症,约2周可愈。愈后可有色素沉着,不留瘢痕,皮肤功能良好。
        • (2) 深Ⅱ度烧伤

          • 伤及真皮乳头层以下,但仍残留部分网状层。局部肿胀,间或有较小水疱。去除表皮后,创面微湿、微红或红白相间,触之较韧,感觉迟钝,温度较低,拔毛感疼痛。可见针孔或粟粒般大小红色小点,伤后1~2天更为明显。由于残存真皮内毛囊、汗腺等皮肤附件,仍可再生上皮。如无感染,一般3~4周可自行愈合,愈合后有瘢痕或瘢痕收缩引起的局部功能障碍。
    • Ⅲ度烧伤

      • 又称为焦痂型烧伤。全层皮肤烧伤,可深达肌肉甚至骨骼、内脏器官等。创面蜡白或焦黄,甚至炭化。硬如皮革,干燥,无渗液,发凉,针刺和拔毛无痛觉。可见粗大栓塞的树枝状血管网。由于皮肤及其附件全部被毁,3~4周后焦痂脱落形成肉芽创面,创面修复有赖于手术植皮或上皮自创缘健康皮肤生长。愈合后多形成瘢痕,正常皮肤功能丧失,且常造成畸形。
    • 深度判断(三度四分法)

  • 注意事项

    • 人体不同部位,皮肤厚度不同,因而同一条件下烧伤所引起的损伤深度不同
    • 同一部位皮肤,由于年龄、性别、职业等不同,皮肤厚度亦不同
    • 皮肤隔热作用较大,散热较慢,烧伤发生后在一段时间,热力可继续渗透,使创面加深,应动态估计

严重程度判断

  • 轻度烧伤

    • 面积10%以下的Ⅱ度烧伤
  • 中度烧伤

    • 总面积11%~30%的Ⅱ度烧伤,或Ⅲ度烧伤面积不足10%
  • 重度烧伤

    • 烧伤面积在31%~50%,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1%~20%之间,或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百分比,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:①全身情况较重或已有休克;②较重的复合伤;③中、重度吸入性损伤
  • 特重烧伤

    • 总面积50%以上;或Ⅲ度面积20%以上

吸入性损伤(呼吸道烧伤)

  • 定义

    • 热力、烟雾或腐蚀性气体、液体引起的呼吸道以至肺实质的损害
  • 致伤因素

    • 1.干热空气:只损伤喉部或气管上部粘膜,较少伤及隆突以下支气管粘膜和肺实质
      湿热空气(蒸汽):造成严重吸入性损伤
    • 2.烟雾损伤
    • 3.毒性颗粒
    • 4.腐蚀性气体或液体
  • 诊 断

    • 1.现场相对密闭     
    • 2.面颈口鼻深度烧伤,鼻毛烧伤,声音嘶哑
    • 3.呼吸道刺激,咳出炭末痰,呼吸困难,肺部哮鸣音
    • 4.纤维支气管镜检查:气道黏膜充血水肿、苍白、坏死、剥脱

治疗原则

治疗原则

  • 小面积浅度烧伤

    • 按外科原则,及时给予清创、保护创面,大多能自行愈合
  • 大面积深度烧伤

    • 1. 早期及时补液,迅速纠正休克,维持呼吸道通畅
      
    • 2. 使用有效抗生素,及时有效地防治全身性感染
      
    • 3. 尽早切除深度烧伤组织,用自、异体皮移植覆盖,促进创面修复,减少感染来源
      
    • 4. 积极治疗严重吸入性损伤,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脏器功能障碍
      
    • 5. 早期重视心理、外观和功能的康复 
      

现场急救、转送与初期处理

现场急救、转送

  • 1.迅速去除致伤原因

    • (1)灭火:尽快扑灭火焰、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
    • (2)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
    • (3)及时冷疗:防止热力继续作用于创面使其加深,减轻疼痛、减少渗出
    1. 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
    • 如心跳及呼吸停止、对大出血、严重中毒等
    1. 妥善保护创面
    • 在现场可用干净敷料或布类保护,或行简单包扎后送医院处理。
    • 避免用有色药物涂抹,增加对烧伤深度判定的困难
    1. 保持呼吸道通畅
    • 火焰烧伤常伴烟雾、热力等吸入性损伤,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。
    • 合并CO中毒者应移至通风处,有条件者应吸入氧气
    1. 其他救治措施
    • ①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加快输液,现场不具备输液条件者,可口服含盐饮料,防单纯大量饮水发生水中毒。转送路程较远者,应留置导尿管,观察尿量
    • ②安慰和鼓励病人,使其情绪稳定。疼痛剧烈可酌情使用地西泮、哌替啶(度冷丁)等
    1. 转送
    • 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应避免长途转送,烧伤面积较大者, 如不能在伤后1~2小时内送到附近医院,应在当地积极抗休克治疗,待休克被控制后再转送
    • 必须转送者应建立静脉输液通道,途中继续输液,保证呼吸道通畅,途中最好有医护人员陪同

入院后初期处理

  • 1.轻度烧伤

    • 主要为创面处理,创面可用1∶1000苯扎溴铵或1∶2000氯己定清洗、移除异物
    • 浅Ⅱ度水疱皮如无污染应予保留,深度烧伤的水疱皮应予清除
    • 如用包扎疗法,内层用油质纱布,可添加适量抗生素,外层用吸水敷料均匀包扎,包扎范围应超过创周5cm。面、颈与会阴部烧伤不适合包扎处,则予以暴露疗法
    • 疼痛较明显者,给予镇静止痛剂,口服或静脉补液,如无禁忌,可酌情进食。使用抗生素和破伤风抗毒素
  • 2.中、重度烧伤

    • ①简要了解受伤史后,记录血压、脉搏、呼吸,注意有无吸入性损伤及其他合并伤,严重吸入性损伤应及早行气管切开
    • ②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,按照补液公式输液防治休克
    • ③留置导尿管,观察每小时尿量、比重、pH,并注意有无血红蛋白尿
    • ④清创,估算烧伤面积和深度(应绘图示意)。特别应注意肢体、躯干有无Ⅲ度环状焦痂的压迫,如影响血液循环或呼吸,应行焦痂切开减张术
    • ⑤按烧伤面积、深度和补液反应,调整制定第一个24小时的输液计划
    • ⑥广泛大面积深度烧伤一般采用暴露疗法
    • ⑦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,并用抗生素治疗防治感染

烧伤休克

临床表现与诊断

  • ①心率增快、脉搏细弱,听诊心音低弱
  • ②血压的变化:早期脉压变小,随后血压下降
  • ③呼吸浅、快
  • ④尿量减少:是低血容量休克的一个重要标志,成人每小时尿量低于20ml常示血容量不足
  • ⑤口渴难忍,在小儿特别明显
  • ⑥烦躁不安,是脑组织缺血、缺氧的一种表现
  • ⑦周边静脉充盈不良、肢端凉,畏冷
  • ⑧血液化验,常出现血液浓缩(血细胞比容升高)、低血钠、低蛋白、酸中毒

休克防治

  • 补液治疗是防治烧伤休克最重要的措施

    • 在按补液公式进行“容量补充”的同时,还可给予心肌保护或心力扶持药物,进行“动力扶持”

    • 补液量常根据病人的烧伤面积和体重计算

    • 补液公式

      • 伤后第1个24小时补液量

        • 成人每1%Ⅱ、Ⅲ度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液1ml和胶体液0.5ml(电解质与胶体比例为2∶1),另加基础水分2000ml。 伤后前8小时内输入一半,后16小时补入另一半
      • 伤后第2个24小时补液量

        • 胶体及电解质均为第一个24小时实际输入量的一半,5%葡萄糖溶液补充水分2000 ml(小儿另按年龄、体重计算)
      • 广泛深度烧伤者与小儿烧伤胶体及电解质比例可改为1∶1。第二个24小时,胶体和电解质液为第一个24小时的一半,水分补充仍为2000 ml

      • 补液公式只是估计量,应仔细观察病人尿量、精神状态、皮肤黏膜色泽、血压和心率、血液浓缩等指标,有条件者可监测肺动脉压、肺动脉楔压、中心静脉压和心输出量,随时调整输液的量与质

休克监测

  • 抗休克治疗时应严密观察以下指标,根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,随时调整输液的速度和成分
  • ①每小时尿量每千克体重每小时不低于1ml
  • ②病人安静,无烦躁不安,无明显口渴
  • ③脉搏、心跳有力,脉率在120次/分以下,呼吸平稳
  • ④收缩压维持在90mmHg、脉压在20mmHg以上
  • ⑤有条件者可检测中心静脉压、血气、血乳酸等
  • 如出现血压低、尿量少、烦躁不安等现象,则应加快输液速度。在注意输液的同时,特别应注意呼吸道的通畅

烧伤全身性感染

烧伤感染的主要原因

    1. 创面大量坏死组织和渗出成为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
    1. 严重烧伤虽伤在体表,肠黏膜屏障有明显的应激性损害,肠道微生物、内毒素等均可移位,肠道可成为内源性感染的重要来源
    1. 吸入性损伤后,继发肺部感染的几率高
    1. 长时间静脉输液,静脉导管感染是最常见的医源性感染

烧伤全身性感染的诊断

  •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防治烧伤全身性感染的关键

  • 诊断主要依据

      1. 性格改变,兴奋、多语、定向障碍,或淡漠、幻觉、迫害妄想。
      1. 体温骤升或骤降,体温骤升者,起病时常伴有寒战;体温不升者常示为严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
      1. 心率加快(成人常在140次/分以上),呼吸急促
      1. 创面骤变,创面生长停滞、创缘变锐、干枯、出血坏死斑等
      1. 白细胞计数骤升或骤降。其他如血糖、脏器功能都可能变化

烧伤全身性感染的防治原则

    1. 积极纠正休克
    • 防治组织器官缺血缺氧损害、维护机体的防御功能,保护肠黏膜屏障,对防止感染有重要意义
    1. 正确处理创面
    • 烧伤创面特别是深度烧伤创面是主要感染源,对深度烧伤创面进行早期切痂、削痂植皮,是防治全身性感染的关键措施
    1. 合理应用抗生素
    • 针对致病菌选择抗生素,贵在病菌侵入伊始及时用药
    1. 其他综合措施
    • 包括营养支持、纠正水与电解质紊乱、维护脏器功能等

创面处理

简单清创

  • 指烧伤早期在不对病人造成较大干扰前提下的简单清创方法
  • 在早期创面处理时,除化学烧伤及合并毒素或严重污染者外,多采用简单清创
  • 主要目的是清洁及消毒创面,清除残留异物及污染物,尽量减轻彻底清创刷洗创面对伤员的强烈刺激和危害

早期清创后创面的处理

  • 早期清创后的非手术治疗:可采用包扎治疗、半暴露治疗和暴露疗法。

    1. Ⅰ度烧伤
    • 无需特殊处理,能自行消退。但应注意保护创面,如烧灼感重,可涂薄层油脂。
    1. 小面积浅Ⅱ度烧伤
    • 如水疱皮完整,应予保存,只需抽去水疱液,消毒包扎,水疱皮可充当生物敷料,保护创面、减痛,且有利于创面愈合。
    • 如水疱皮已撕脱,可以无菌油性敷料包扎。除非敷料浸湿、有异味或有其他感染迹象,不必经常换药,以免损伤新生上皮。
    • 如创面已感染,应勤换敷料,清除脓性分泌物,保持创面清洁,多能自行愈合
    • 由于坏死组织多,组织液化、细菌易于定植,应外用抗菌药物。常用的有效外用药有1%磺胺嘧啶银霜剂、碘附等。外用抗菌药物只能一定程度抑制细菌生长
  • 3.深Ⅱ度和Ⅲ度烧伤

    • 多主张采用积极的手术治疗,包括早期切痂或削痂,并立即皮肤移植。
    • 早期外科手术能减少全身性感染发病率,降低脏器并发症,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,并缩短住院日

电烧伤和化学烧伤

一、电烧伤

  • 定义

    • 电流通过人体所引起的烧伤称为电烧伤。其严重程度取决于电流强度和性质(交流或直流、频率)、电压、接触部位的电阻、接触时间长短和电流在体内路径等因素。
  • 临床表现

      1. 全身性损害(电损伤)
      • 轻者有恶心、心悸、头晕或短暂的意识障碍;重者昏迷,呼吸、心跳骤停,但如及时抢救多可恢复。电休克恢复后,病人在短期内可遗留头晕、心悸、耳鸣、眼花、听觉或视力障碍等,但多能自行恢复。电流通过头部者以后可发生白内障。
      1. 局部损害(电烧伤)
      • 有“入口”和“出口”,入口较出口处重。入口处常炭化,形成裂口或洞穴,烧伤常深达肌肉、肌腱、骨骼,损伤范围常外小内大;没有明显的坏死层面;局部渗出较一般烧伤重,包括筋膜腔内水肿;由于邻近血管的损害,常出现进行性坏死,伤后坏死范围可扩大数倍。
  • 电烧伤治疗

    • 1.现场急救

      • 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,用干木棒、干竹杆等不导电的物体将电源拨开,或立即关闭电闸等。如病人呼吸、心跳已停止,即应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措施。复苏后还应注意心电监护。
    • 2.液体复苏

      • 早期补液量应多于一般烧伤。对深部组织损伤应充分估计,由于肌肉和红细胞的广泛损害,释放大量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,在酸血症的情况下,很易沉积于肾小管,导致急性肾衰竭。为此,在多补充液体的同时,应补充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;还可用甘露醇利尿,每小时尿量应高于一般烧伤的标准
      1. 创面处理
      • 清创时应注意切开减张,尽早切除坏死组织植皮,包括可疑的间生态组织。当组织缺损多,肌腱、神经、血管、骨骼暴露者,在彻底清创后,应用皮瓣修复。对坏死范围难以确定,可以异体皮或异种皮暂时覆盖,2~3天后,再行探查,继续清创,创造条件植皮。床旁常备止血带与止血包,防血管破裂大量出血而致休克。
      1. 早期全身应用抗生素
      • 应特别警惕厌氧菌感染,局部应暴露,过氧化氢溶液冲洗、湿敷。注射破伤风抗毒素。

二、化学烧伤

  • 定义

    • 由化学制剂引起的烧伤。化学烧伤的特点是有些化学物质在接触人体后,除立即损伤外,还可继续侵入或被吸收,导致进行性局部损害或全身性中毒。化学烧伤的防治,无论在平时或战时都很重要
  • 一般处理原则

      1. 立即解脱被化学物质浸渍的衣物。
      1. 连续大量清水冲洗,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。注意五官的冲洗,以免严重角膜损伤致盲或导致其他后果。
      1. 急救时使用中和剂并非上策,除耽误时间外,还可因匆忙中浓度选择不当或中和反应中产热而加重损害。
      1. 早期输液量可稍多,加用利尿剂以排出毒性物质。
      1. 已明确为化学毒物致伤者,应选用相应的解毒剂或对抗剂。
  • 酸烧伤

    • 常见的是硫酸、硝酸和盐酸烧伤,均可使组织脱水,组织蛋白沉淀、凝固,故一般无水疱。
    • 硫酸烧伤后痂呈深棕色,硝酸者为黄褐色,盐酸者为黄色
    • 一般烧伤越深,痂的颜色越深,质地越硬,痂内陷也越深。早期感染较轻,浅Ⅱ度多可痂下愈合;深度烧伤脱痂较迟,脱痂后肉芽创面愈合较慢,因而瘢痕增生常较一般烧伤明显
    • 创面处理同一般烧伤。
  • 碱烧伤

    • 以氢氧化钠、氨、石灰及电石烧伤较常见。 强碱可使组织细胞脱水并皂化脂肪, 碱离子还可与蛋白结合,形成可溶性蛋白, 向深部组织穿透,若早期处理不及时,创面可继续扩大或加深,并引起剧痛。
    • 苛性碱烧伤创面呈黏滑或皂状焦痂,色潮红,有小水疱,创面较深。焦痂或坏死组织脱落后,创面凹陷,边缘潜行,常不易愈合。
    • 强碱烧伤后急救时要尽早冲洗,时间至少30分钟。一般不主张用中和剂。如创面pH达7以上,可用2%硼酸湿敷创面,再冲洗。冲洗后最好采用暴露疗法,以便观察创面变化,深度烧伤应尽早切痂植皮。其余处理同一般烧伤。
  • 磷烧伤

    • 除因皮肤上的磷接触空气自燃引起烧伤外,还由于磷燃烧氧化后生成五氧化二磷,对细胞有脱水和夺氧作用,遇水则形成磷酸,造成磷酸烧伤,使创面继续加深。磷吸收后能引起肝、肾、心、肺等脏器损害。
    • 急救时应将伤处浸入水中,以隔绝氧气,以免继续燃烧。应在水下移除磷粒,用1%硫酸铜涂布,可形成无毒性的磷化铜,便于识别和移除。但必须控制硫酸铜的浓度不超过1%,以免铜中毒。忌用油脂类敷料,可用3%~5%碳酸氢钠湿敷包扎。
    • 深度磷烧伤,应尽早切痂植皮,受侵犯的肌肉应广泛切除。如肌肉受侵范围较广或侵及骨骼,必要时可考虑截肢,以防严重或致死性磷中毒。

思维导图

烧伤


  目录